天津大港刘氏世系
1 邦 汉太祖高皇帝,字季,丰县中阳里人。生于秦庄襄王3年,甲辰岁,帝元2451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06年,乙未岁登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开汉皇朝400年之基。在位12年,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崩于长乐宫,寿62岁,葬长陵(咸阳北原)。妣吕,薄,戚,张,曹,卫氏。子八:肥,盈(汉惠帝),如意(赵隐王),恒(汉文帝),恢(初为梁王,后改赵共王),友(初为淮阳王,后改赵幽王),建(燕灵王),长(淮南王)。
2 肥 母曹氏,高帝6年庚子,以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琅琊置齐国,正月壬子封为齐王,辖73城。生于秦王政13年(前234),卒于孝惠帝6年(前189),寿46岁,谥齐悼惠王。妣驷氏,李氏,生子十三:襄(齐哀王),章,兴居(济北王),罢军,宁国,信都,安,将闾(袭封齐王),辟光(济南王),志(济北王),卬(胶西王),贤(葘川王),雄渠(胶东王)。
3 章 高后6年甲寅五月丙申封为朱虚侯,因诛吕氏有功,孝文帝前元2年癸亥二月乙卯封城阳王(山东莒县)。生于高帝6年(前201),卒于孝文帝前元3年(前176),寿25岁,谥城阳景王。妣吕氏,生子二:喜,舍。居山东莒县。
4 喜 孝文帝前元4年嗣为城阳王,11年壬申徙为淮南王,明年徙为城阳王。卒于孝景帝中元6年(前144),谥城阳共王。妣肖氏,生子十四:延(城阳顷王,生子23),豨(雷侯),吉(东莞侯),壮(辟土节侯),婴(利乡侯),钉(有利乡),庆(东平侯),訢(运平侯),齿(山州侯),福(海常侯),宪(驺丘侯),贞(南城节侯),裘(广陵常侯),皋。
5 皋 字献夫,武帝元朔4年(前125)丙辰3月乙丑封杜原侯,元鼎5年(前112)坐酎金国除。妣梁氏,生子四:质,恭,植,喜。居山东临淄。
6 质 妣徐氏。子二:渊,宇。
7 渊 妣黄氏。子二:长,信。
8 长 妣英氏。子一:屈厘。
9 屈厘 琅琊校尉,后迁至相。妣江氏。子四:元,庆,讷,盈。
10 元 妣孙氏。子一:荫。
11 荫 字保若,妣曹氏。子一:振。
12 振 字羽之。子三:甽,畝,畴。
13 畴 字传世。仕魏为金紫光禄大夫,后迁尚书。子一:殷。
14 殷 字长盛。仕晋为司隶校尉,卒于怀帝永嘉6年(公元311年)。妣张氏,子七:舆,琨,琉,琏,瑚,珊,璠。
15 琨 字亦珸。子四:群,粹,宏,演。徙萧县。
16 宏 字仲瑕。仕至吏部尚书。妣任氏。子一:耽。徙沛郡相县。
17 耽 字和乐。仕至晋陵太守。妣任氏,子二:惔,恽。
18 恽 字子厚。仕至尚书,没葬润州(今镇江)与兄墓邻。事详《晋书》。子三:鸾,凤,燕。
19 燕 字与飞。仕宋为左司郎中,后任平原太守。妣孔氏。子二:元,几。
20 元 字蕴初。仕齐为羽林郎,死梁兵难。妣花氏,子七:才资,器资,远,超,迈,德资,幼资。
21 器资 罹梁兵难,同父死节不屈。子二:寅,实。
22 寅 仕梁赠金紫光禄大夫。子一:冲。
23 冲 任南阳太守。子三:登,牧,仕显。复家彭城。
24 登 仕梁为左承相,封武安侯。子二:裕仁,裕义。
25 裕仁 名悦。仕南朝任平阳太守,后擢为尚书。子三:遥基,硕,希佑。居南京滁州琅琊等地
26 遥基 仕陈历官荆襄刺史。子八:质,穆,和,布,谊,楷,忱,季英。
27 穆 字仲肃。任镇江将军。子二:明,实。
28 明 字焕之。任东郡太守。妣孔氏,子一:炫。
29 炫 字公亮。任太中大夫,事详《通鉴》。妣巴氏,子一:婴。
30 婴 字平伯。任青州刺使,历大理少卿,迁尚书左仆射,详见《隋史》。妣后氏,子二:德威,德成。
31 德威 唐贞观末任杨州刺史,迁大理卿入相,没陪葬太宗之昭陵,事详唐史。公闺门雍睦,平生所得奉禄分锡宗亲。事详《唐史》。子三:曜,显,才全。
32 曜 字伯朗,原名审理。为幽州节度使。子三:槩,栾,棨。
33 栾 任河中法曹。子四:高,宗乙,本太,立。
34 高 任潞州功曹。子二:朋文,友文。
35 友文 从樊宗师学有文行,隐居不出,人皆慕之。妣陈氏,子二:材中,材行(子禹锡)。
36 材中 谓南县尉。妣吴氏,子二:近仁,近礼。
37 近仁 字必荣。任江西丰城县令。妣徐氏,子三:隆道,隆德,隆文。
38 隆道 讳铸,字延元,号隆道。唐咸通元年庚辰登进士,任太原参军。妣萧氏,子二:巨容,巨德。
39 巨容 (统派祖字辈)字德量。南京滁州琅琊籍。生于唐敬宗宝历2年(826)丙午3月初3日午时。登唐宣宗大中甲戍(855)武科进士,初授临河尉,寻迁宣州宁国令,复以功迁明州(今宁波)镇遏使,乾符5年(879)拜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山南道节度使,封彭城县候,事载唐书。卒于唐昭宗龙纪元年(889)乙酉12月21日申时,葬南州岘山之首,寿64岁。 夫人程氏 生汾;徐氏 生迥; 余氏 生迪。
40 汾 (2德)字伯临。弋阳开基祖。生于唐武宗会昌甲子年(844)8月15日。登咸通己卯科(859)进士,初授兵部员外郎。助父破巢建勋后,累官至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镇南军节度使,特进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左朝左厢兵马使,散骑常侍千牛卫上将军,赐紫金鱼袋。卒赠中书令,彭城郡开国公,奉祀仁惠王(祠址:信州水南,已毁)。卒于唐昭宗天复辛酉年(901)11月,葬广信府弋阳县归仁乡新陂里旗鼓岭,(今名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漕溪镇刘家村,)寿57岁。 公配9室生14子:
元配郑氏葬上南州赤土坑。子四;长子汉兴,7汉广,10汉吞,13汉彬。
鲍氏葬插茨埠。 子三:2汉升,6汉瑞,14汉平。
王氏葬胜禾墩。 子一:12汉宁 ;女一:金姑
宋氏葬乌石底梨木墩。子二:3汉从,11汉英。
李氏葬松结墩。 子一;5汉宗。
马氏葬胜禾墩。 子一:9汉胜。
张氏葬拓湖林官路东。子一:4汉明。
武氏葬凌家湾官路东。子一:8汉匡。 郭氏葬松结墩。无出。
41 汉胜 (3光)母马氏,行廿四,生于唐僖宗乾符3年丙申(876)。以功授朝散大夫,州长史。依父寓居信弋阳新陂里。因叔迪公宰鄱阳,往视叔见鄱之青塘山水清秀,遂卜居焉。殁于后汉乾佑元年丁未(947),寿72岁。归葬新陂象鼻山乙辛向。
妣赵氏。子五:义洪,义广,义傅,义宗,义江。
42 义洪 (4昌)行支一,字大荣。生于唐昭宗乾宁乙卯(895),任佐丞大夫,又任镇西招讨史,时全忠乱国,公总兵把持河西,保障居民。与妣吴氏合葬芝山。子二:伯,份。
43 伯 (5日) 行省一,名宏,字太青。生于后梁均王贞明丙子(916)。妣江氏,合葬烟山。子二:日升,日新。
公兄弟与义城太初公甚友恭,在凤岗中途建桥一所,名曰执礼桥。以为来往相别之处,旁有余田30余亩,迄今桥地现存,四邻相传为美谈。
44 日新 (6宗)。行二九。生于后晋天福壬寅(942),葬青龙塘。妣尹氏,葬象鼻山。子一:仁朂
45 仁朂 (7功)行六。生于北宋太祖乾德甲子(964),葬仙洞源本里程家坑酉向。 妣兰氏,葬执里桥。子二:淳,端。
46 端 (8显)行四九。妣江氏,合葬饶城关口。生子二:德,昌。
47 德 (9大)行十五。任通议大夫,娶夏氏氏,合葬乐平瓦垅山岭。生子二:行。志。
48 行 (10时)行六三,任成议大夫。生子一:三二。
49 三二 (11文) 讳定,字子先。登宋皇佑癸巳科郑獬榜进士,任吏部侍郎,文英殿修撰,集贤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娶黄侍郎幼女。葬全保乡黄金湾。生子五:道祖,泽祖,恭祖,彦祖,望祖。
50 五六 (12经)讳恭祖。任承直郎,提点宝华宫。娶周氏,葬江家湾。生子一:七三。
51 七三 (13思)生子二:小三,小六。
52 小六 (14世)字若虚。妣汪氏,生子二:佰一,佰三。
53 佰三 (15守)生子二:千四,千七(官居重庆),千八(官居潭州太守)。
54 千四 (16武)官居山东莒州。生子二:万三,万五(徙居山东即墨)。
55 万三 (17纬)名仕进,字连三,号儒贤。迁山东即墨。妣李氏,生子三:洪(迁沧州聚馆),汉,清(迁天津军粮城)。
56 汉 (18尚)随伯父洪公迁居沧州聚馆。生子二:进忠,勇忠。
37 勇忠 (19昭)生子一:贤。
58 贤 (20垂)生子一:续。
59 续 (21云)生子三:端,竣,立。
60 端 (22礽)生子二:有道,有成。
61 有成 (23咸)生子一:相宇。
62 相宇 (24拔)生子一:泮休。
63 泮休 (25萃)生子四:迈千,胜万,超亿,扶摇。
64 扶摇 (26英)生子四:铎,桂廷,錡,育。
65 育 (27俊)生子一:应参。
66 应参 (28永)生子一:楚重。
67 楚重 (29钟)生子二:华文,颍文。
68 华文 (30奇)生子二:安民,寇民。
69 寇民 (31建)生子三:联登,联奎,联捷。
70 联登 (32立)生子一:照桐。
71 照桐 (33会)生子二:恩墀,枫墀。
72 枫墀 (34有)生子三:志铭,宪铭,汝铭。
73 志铭 (35极)生子二:洁儒,洁云。
74 洁儒 (36成)生子四:本桥,本良,国旗,四强,五星。
75 本桥 (37存)
注 : 1 、按全国刘氏世系编排要求,汉后系统一以邦公为一世祖,之前为汉前系或远古系;
2 、50世以上资料选自江西省弋阳县漕溪镇刘家村(即古名归仁乡新陂里)2001年编《刘
氏正源宗谱》卷壹及卷叁P1, P8。但原福,贞,宪,裘四代取消,喜公后即为皋公。
根据现有资料查明,福,贞,宪,裘与皋公系弟兄关系,同为一代。
51世后按刘本桥提供世系编写。
3 、在16世后加耽公。资料来自中华刘氏统宗世谱编撰委员会。
4 、 本资料由成都刘志道编写。
附件:
大成谱统宗行派五言排律诗小引
祖德光昌日 宗功显大时 文经思世守 武纬尚昭垂
云礽咸拔萃 英俊永钟奇 建立会有极 成存本秉彝
圣贤传统绪 君子肃威仪 心法念崇道 中庸志缉熙
高明焕景运 广厚植隆基 孝敬尔胥效 智仁予必师
太和开顺则 善继仰弘规 周全从济美 万亿正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