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图文]纪念老红军刘殿英烈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主持词

[日期:2014-05-30] 来源:刘光启  作者: [字体: ]

纪念老红军刘殿英烈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主持词

                  汤家汇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静辉

尊敬的各位领导、田书云女士、 各位来宾、烈士亲属们、同志们、乡亲们:

       大家上午好! 

      时值老红军刘殿英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齐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革命旧址群之一——门坎山刘氏祠堂,怀着崇敬的心情,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刘殿英烈士,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意义非凡,影响久远。首先我荣幸的介绍出席今天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金寨县红军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其成同志,金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湘林同志,金寨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刘正高同志,刘殿英烈士的遗孀田书云女士,刘殿英烈士的长女刘晓利、长子刘待利等烈士亲属,金寨县扶贫办主任刘泽祥同志,金寨县民政局副局长陈圣宽同志,金寨县旅游局副局长司玮同志,金寨县文管所所长何辉同志,金寨县党史办胡本昌同志,中共金寨县汤家汇镇党委书记卢士传同志,老红军子女代表闫蓟平、刘旗、邱学宁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刘氏宗亲和其他嘉宾,对大家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金寨县是红军的故乡,汤家汇是金寨革命的发源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为了不忘先烈,铭记功勋,传承精神,激烈后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刘氏宗亲精心筹备,建起了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和部分烈士雕像。

      现在请金寨县红军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其成,金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湘林为刘殿英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揭牌;

     现在请金寨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刘正高,刘殿英烈士遗孀田书云为刘殿英烈士雕像揭幕;

      现在请金寨县扶贫办主任刘泽祥,汤家汇镇党委书记卢仕传为金寨籍刘氏英烈陈列室揭牌;

      现在请金寨县旅游局副局长司玮,老红军刘文清的长子刘旗为刘文清雕像揭幕;

      现在请金寨县民政局副局长陈圣宽,刘百义烈士侄子刘殿祥为刘百义烈士雕像揭幕。

      为了隆重纪念刘殿英烈士诞辰100周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老年书画协会特别赠送书法作品,现在请刘光启、刘东升接收书法作品。非常感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老年书画协会专门为汤家汇镇赠送了书法作品,现在请汤家汇镇政府接收书法作品。

      刘殿英烈士,1914年5月23日出生于我镇门坎山刘家湾。1928年加入吉鸿昌部队,1929年参加红军,先后在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十师任班长、排长、连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至1936年参加长征,先后任师政治部党委书记、营政治委员、副团长等职。1937年红四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5旅后,于1938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四期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旅政治教导员、皖西北新军副长官、军委三处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三旅七团团长、警三旅旅参谋长、第一野战军陇东军区参谋长、司令员,武都军区司令员。建国后历任西北军区气象处处长、西北行政委员会气象局长、北京中央气象学校首任校长、新疆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新疆财政部(厅)部长。1956年6月28日在新疆奇台县检查林业工作时,不幸被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杀害,英年42岁。

      刘殿英烈士出身穷苦,少小参军,投身革命,忠诚于党,戎马倥偬,屡建战功。辗转地方,不计得失,克己奉公,奉献毕生。现在请金寨县红军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其成宣读刘殿英烈士生平简介。

      金寨是英雄的热土,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1932年国民党白色恐怖期间及各个战争年代,金寨有10万儿女参军参战,绝大多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后幸存在位的老红军仅有700多人。1929年,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先后组建了红军11军32师、33师以及红军25军、28军等11支成建制的红军主力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诞生了洪学智、皮定均等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被誉为全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金寨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现在请金寨县党史办胡本昌同志发言。

      刘殿英烈士牺牲于新疆奇台,噩耗传来,天山垂泪,大漠致哀。烈士忠魂不散,英名永存,化作天山青松,大漠胡杨,坚韧不拔,根深叶茂。如果他不是因为1951年夏天回乡错过十大空军基地司令的任命,如果他1956年去新疆财政部(厅)上班了,或许他还活着。刘殿英烈士是千千万万金寨烈士中的一个代表,金寨先烈的丰功伟绩将永载中国革命的史册,他们的光辉形象,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历史丰碑,永远矗立在全国各族人民和金寨家乡人们的心中。现在请老红军子女代表原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闫揆要的女儿、解放军301医院退休干部闫蓟平女士发言。

      从贫苦的乡村少年到坚贞不屈的革命者;从稚气未脱的红小鬼到指挥若定的军区司令员;从历经士兵至将领的革命军人到我国、我军气象和林业工作的奠基人、拓荒者;从子女绕膝的北京到大漠孤烟的新疆,刘殿英烈士英勇无畏、忠贞不渝、舍家为国、任劳任怨,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伟大的红军精神。

      父亲是什么?家是什么?对年幼的子女们是浑然不知,他们的父亲长年征战,工作他乡,孩子一直寄读在学校,过年都无家可回。如今,他们已经知道,在父亲的心里共和国的位置有多重!当反革命分子的斧子砍向他的时候,他还是发出了撕心的呼叫:“我的孩子”。伟大的父亲,深沉的父爱!你心里不仅装着祖国,也装有孩子和家。现在请刘殿英烈士的长女刘晓利发言——《怀念父亲刘殿英 传承红军精神》。

      刘殿英烈士曾二过雪山三涉草地,是延安保卫战的主力警旅,是消灭胡宗南、刘戡部队的主力旅团,是王震将军进疆的开路先锋,是我国我军气象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新疆林业工作的拓荒者。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了自己光辉的一生。他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名忠贞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一名从刘氏祠堂走出去的老红军。全国刚一解放的1950年夏天,刘殿英就携妻女坐马车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商城县,找到父母和哥嫂的尸骨。时隔一年的1951年夏天再一次返回故里,安葬了他们。他忘不了生他养他的父母,忘不了他革命的引路人——他的二哥。二年二次返乡,爱家爱乡,可谓忠孝典范,堪称家国英雄,实令今人敬仰。现在请全国汾公联谊总会会长、湖北省黄冈市作协副主席刘心明发言。

      刘殿英烈士不论是领兵打仗,还是任职地方,从不居功自傲,高高在上,反之,身先士卒,甘于清平,深入群众,鱼水情深。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优良品德也为后人树立了标杆,成为学习的榜样。解放后他六年五次调动工作,跨四个行政行业,新疆财政部(厅)部长的公函都发下来了,他仍然战斗在林业生产第一线,善始善终至生命最后一刻。现在请刘殿英烈士家族代表安徽省刘氏宗亲会会长、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第十一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蚌埠市震兴路桥工程公司董事长刘兆水发言

      今天的座谈会,刘殿英烈士的遗孀田书云女士也亲临到会。殿英烈士英年早逝,田女士痛不欲生,每念及此,心中充溢着无尽的哀思,与她通电话,总是泣不成声,情真真意切切,闻之动容,令人感佩不已。她与烈士相识、相恋于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冲破各种阻力,最终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收获了一段甜美的爱情。现在请刘殿英烈士的遗孀田书云女士讲话。

      刘殿英烈士家庭贫农,一门忠义,父母和大哥惨遭反动派杀害,大嫂、二嫂被地主强占为奴,二哥参加革命,上山游击,弹尽粮绝,英勇就义。刘氏家族很多仁人志士在白色恐怖下入党,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忠于信仰,慷慨赴死。金寨县仅在册的刘姓烈士就有337位。现在请刘殿英烈士长子刘待利发言。

    1929年立夏节起义,汤家汇成为商城县和豫东南革命斗争的中心,如今许多保存的革命遗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如火如荼的斗争形势。如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接善寺,商南赤色邮政局——徐氏祠等革命旧址,刘氏祠也在其列,先后成为村农民协会、村苏维埃驻地,赤南县委第一游击师诞生地、门坎山阻击战前线指挥所及战地医院和“刘邓大军后方医院”。巍巍大别山,红色汤家汇,薪火相传,底蕴厚重,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现在请汤家汇镇党委书记卢士传同志讲话——《弘扬大别山精神》。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深切缅怀刘殿英烈士,不是为他个人歌功颂德,他只是无数红军战士、无数革命烈士中的一员,在那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走出家门,走向革命的何止刘殿英烈士一人!在汤家汇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徐海东洪学智张劲夫吴焕先周维炯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了战斗和生活的足迹。这里先后诞生和组建了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红四方面军,日后逐步发展成为红军的主力之一。我们纪念他,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红军自诞生之日起,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日本侵略者、以联合国军为名义的美国佬。红军曾先后改名为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与之相伴的是一连串辉煌的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由于装备落后,它曾经被讥为“共匪”、“泥腿子”、“土八路”、“小米加步枪”,但她不争辩,只用事实说话。她用敌人的惨败,自己的胜利,证明了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队。红军精神是什么?红军精神就是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历尽艰险的吃苦精神,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让红军精神光照千秋,激励我们奋发有为,为建设美好家园,谋求人民幸福安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今天的座谈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光临。

 

                   

                                                                                   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本文评论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